正文共:3063 字 30 图
预计阅读时间: 10 分钟
2 月 1 日,终于要出发了。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。
当天下起了小雨,齐林的老婆Kazumi和她小姨特意开车送我们前往第一番灵山寺,当天晚上,Kazumi要乘飞机到了加蓬,虽然行李还未收拾完毕,还是先来送我们遍路了。
到了灵山寺后,寺庙旁边就是商店,可以采购遍路用品。实际上,后面的一些知名的庙门口都与商店可以采买遍路设备,即便你是临时从附近的寺庙加入的遍路,也能买到需要的遍路装备。齐林的装备用的是他老婆姥姥十年前的装备,我买了金刚杖、白衣、纳札、纳经本等。
第一番拜庙,我们严格按照要求,每个庙堂的仪式都弄了个明白。并在本堂求了香和蜡烛祈福此次路途平安。
洗手-敲钟-本堂 纳札诵经,大师堂,纳札诵经。
小雨还没停,拜庙的时候可以游览寺庙的景观,小雨中的寺庙园林特别别致,跟平时比又多了一丝油润,遍路上的很多寺庙都在山顶或者风景最佳处,寺庙本身就是一处景点,遍路的同时也欣赏了风景,遍路,有了风景后,就不会单调。
这个季节遍路的人并不多,在第一番寺庙纳经的时候遇到两个人,一个人是室井康弘 另一个是家族笑颜 这两位在后面三四天里我们一直都有遇到。
至于我为什么我知道他们的名字,随后我再告诉你。
完成第一番,走出庙门,我们告别了Kazumi和她小姨,开始上路。从这里迈出的第一步开始,我们已经开始丈量四国的土地了。
刚走出没多远,忽然感觉肚子疼,还好附近有个维修站有免费厕所。这些年经常在外行走,有个毛病一直没好:肚子不能受凉,一受凉就容易拉肚子。日本的厕所都比较干净,路上有很多的洗手间都对遍路者开放,我们一路经常去便利店用洗手间。
从灵山寺沿着十二号公路走,大约一点四公里,达到极乐寺。我们迈着轻松的小步,很快到达。
一路比较平坦,在路上路过一个贺川丰彦的紀念館,因为发音和我名字很像,特意拍了一张照。
贺川丰彦,日本大正至昭和时代的一位基督教社会运动家、社会改良家、工农领袖、和平主义者、与作家,亦是战前日本劳动运动、农民运动、无产阶级政党运动和消费合作社运动中的重要人物。他也是日本农民工会、“耶稣团”及茅崎和平学园的创办者。因贺川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实践出来而有“贫民街的圣者”的称号。
第二番极乐寺的纳经所在外面,山号“日照山”,据说日本寺庙从中国传来的时候,才有了山号,因为过去中国的寺庙多在山上,传过去的经文为了区别也有了山的山号,后来到了日本后,建在山上的寺庙也开始有了山号,日本本来多山,加上日本祖先崇拜也多崇拜山,对山和佛教进行了结合,很多寺庙也开始以山命名,比如高野山,作为一种神圣之所。
极乐寺御本尊为阿弥陀如来,本尊的意思就是这所寺庙的主佛,也就是这所寺院的主佛供的是阿弥陀如来。
寺内有一棵长命杉 据说是空海大师当年亲手栽植的,树龄有 1200 年,据说触摸多次能让大病痊愈,长寿平安。
寺内有很多小孩子围着大师的佛像,这个就是安产大师,据说可以保佑生产平安,另外还有子地藏菩萨,在后面的寺庙中,这两位的出现率还是很高的。
极乐寺有宿坊,在寺庙内,有房间 27 间,大约价格在 6000 日元,登记入住时间为 14:00,次日 9:00 退房。如果有缘的话,住在宿坊内可以听主持讲解佛法。可以作为第一站的住宿之地,熟悉参拜法事和祭祀用品,另外也可以制定自己后面的参拜计划。
宿坊,是指位于寺院或者神社内的住宿设施,起初只是提供给僧侣住宿或净化参拜者心灵的场所,为了提供更丰富的体现寺院文化,也逐渐增设和开放了提供给普通游客的住宿场所。在宿坊内可以写经、坐禅、读经、修行,聆听寺院僧人的教诲和人生哲理,另外寺院也提供餐食。宿坊一般晚 9 点熄灯,早 6 点起床早课,
从第二番到第三番金泉寺,是一段乡间小路,大约 3 公里左右,细雨濛濛,欣赏着乡村的景致,前往金泉寺。路边是德岛的乡村,每家房屋都有一些精致的园林小景,房前还有一些土地,行走起来还没感觉到累,路过的景致算是消散了细雨带来的烦恼。
因为小雨的原因,在金泉寺并没有太多停留,简单拜了本堂和大师堂,就去纳经了。在纳经的时候再次遇到小和尚室井康弘。
纳经所为我们纳经的是位女士,纳经时,她问我们从哪里来,我们说是从中国来,她说她开始还以为我们是从中国台湾来的,中国大陆过来的并不多见,我们回应说,以后可能大陆人会越来越多。正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,她送上两个小礼物-人偶书签。这是第一次收到寺庙的礼物,我俩赶忙道谢,细雨带来的不快一下子消失殆尽了。
从金泉寺出来,行约数百米,有一冈上神社,神社门口的大树很是粗壮,大概有几百年的树龄了,树上挂着稻草编织的注连绳,表明这是一棵神树。
站在树下,如同站在大伞下,遮住了雨,风吹来,一股凉意袭来,树叶的簌簌声和着铃声延伸到远处的山顶,如同诉说古老的故事一般,让人顿生崇敬之情。前往神社还要爬一个很高的阶梯,我们就此打住,树下稍微停留就继续前行了。
行约百米,一个拐弯,见不到道路标,左右寻找,在一块农田的垄上看到了石碑的遍路道标识,从这里开始,穿过农田,有一段泥泞的上坡路,完全不同前面的水泥路,从古代延续至今的遍路道开始了。
小山坡的道路旁是一片竹林,竹林的两边躺着一些石碑,这些石碑有些是菩萨的像,有些是遍路者的墓碑.
古代人遍路的时候,天寒人饥,经常会倒在路边,当地人就在他们倒地的地方放上一块石碑作为他们的墓碑。
穿过这段古代遍路道,前方就是爱染院。这时,感觉肩部有些疼痛,爱染院没有人,也没见到遍路的标识,想四处走走找下出口,正在我们四处张望的时候,一位中年先生开车进来,给我们打了个招呼。
他会一些简单的英语,简单的问候之后,我俩正要继续前行,他问了一句:你们想要喝点茶么?我和齐林互相望了望,本来想继续赶路,但看到他真诚的眼神,想想休息一下也无妨。
等他停好了车,他让我们在屋檐下坐下,从旁边拿出一暖壶,倒出一杯热腾腾的茶,地给我们,然后他从屋里拿出来包装好的点心,让我们就着茶吃。为表达我们的谢意,我们也从包里掏出来自中国的茶叶给他,(茶叶是三味大红袍,来之前赞助商赞助),边喝茶边聊天,得知这位先生在这里修行,他也经常会去中国,到中国东北。
正聊着,从第一座寺庙就见到的小和尚室井康弘也走了过来,之所以叫他小和尚,是因为他剃着光头,全身正气,装扮也很清爽,后来聊天知道他本就是那种佛学院毕业,叫他小和尚更加名正言顺了。康弘虽披着雨衣,但身上也湿了不少。我们邀请他坐下一起喝茶。用英文问他的时候,发现他有些不太明白我们的意思,原来他并不懂太多英文,就没有聊太多。
喝完茶,不敢太长时间停留,就继续前行。
经过一大片芦苇地,濛濛细雨加小路的湿滑更让人有点愁绪。走出芦苇地,又是古遍路道,两边古代的石碑指示着前方的道路。
遍路道上还有一些骈文诗。
小村庄的庭院里,橘子树挂满了橘子,伸手可得,但无人摘。我们稍微走了些错路,不过还是很快到达第四番大日寺。
大日寺的山门正在重修,从侧门入。宣传板上可以看到,这所寺庙有挺多的文物,大日寺不大,寺庙倒挺精致,细雨中,庭院楼阁别有风情。
此时已是下午,我们在拜庙的过程中,又见小和尚室井康弘,他拜庙比我们细致多了,有板有眼,每次都严格按照规定来,念经也是铿锵有地,果然是一个有修行的小和尚。
我们拜完先行,匆忙赶往下一所寺庙,走到岔路的时候,路过一大片太阳能电池站,看到小和尚远远的从旁边的路上朝我们招手,便知道自己走错了路,匆忙返回原来的路。
经过五百罗汉堂灵场,从后门进入第五番寺庙地藏寺。地藏寺内有有一株硕大的银杏树,秋天的时候应该会很好看。
在地藏寺的时候,肩膀已经开始疼进肉里,进庙后我把包扔在椅子上,活动下肩膀就开始了拜庙的仪式。
天空细雨,稍有些冷,地藏寺我们没有太长停留,拜完即纳经,在纳经的时候寺庙的阿姨还很热心的跟我们聊天。这细雨把我的背包淋湿,我没有穿雨衣,经过长时间雨水的浸淋,防水的冲锋衣也开始有些渗水。
从第五番地藏寺出来,已近下午 4 点。到第六番安乐寺的路基本都是公路,这一路我俩走的很匆忙,为了赶在下午 5 点之前纳经,我和齐林比着往前跑,也不再顾及雨水和泥泞,此时,我的肩膀开始变的酸疼,不过,为了赶路,我们一刻也没停,当时只有一个想法, 就是要在 5 点之前赶到寺庙,不然第二天的行程就会耽误。
最终,我们赶在 5 点之前到达寺庙,顺利纳经。
在第一天遍路的时候,我们做了一些功课,知道第六番安乐寺有宿坊,而且还有免费的住宿,这个免费的住宿往往只能住一两个人,如果前面有人住下之后,我们可能就没法住了,当时也是奔着免费的住宿,一路小跑。
纳经完毕,我们询问纳经所的阿姨,寺院可有住宿的地方?他们热情的往门口一指,就在门口,Free! 我们出门寻找,看到宿坊,以为在住宿在宿坊里面,但看到宿坊高大上的住所之后,觉得应该不会在宿坊,进去询问后才被告知,免费的住宿地,也就是通夜堂在门口的钟楼上。
通夜堂,当地称(Kaiyodo),是原为夜间佛事的工作人员准备地方,也供给遍路者作为免费的住宿,一般不提供床褥棉被。
钟楼上面的通夜堂并不大,我们发现了几块纸壳箱,几块泡沫塑料板,还有一个不太能用的帐篷及毛毯,当晚有些冷,我们把纸壳铺在帐篷下面,开始搭帐篷,钟楼空间不大,一个帐篷刚好撑下。
晚上出去吃饭已经不太可行,虽然钟楼上有画前往附近餐馆的路线,一来我们有再带汽和炉,另外也为了省钱,考虑到钟楼内是不太允许做饭的,我们在钟楼下生火做饭。一般通夜堂是严禁用火的,用餐也是需要自行处理的,并且通夜堂休息之后要清理干净,以方便后面的遍路者。
通夜堂内有留言薄,上面有很多国家的遍路者留言,我们也在上面写了感谢和祝福。
睡觉的时候发现自己两腿酸疼,脚上也起了泡。不过更加难受的是,钟楼虽然有点防风,但当天还是太冷,我带的睡袋并不保暖,用了两个睡袋依然感觉到寒冷。
文 | 杜风彦
评论 (0)